2021-07-22
-
会学习,会指挥,懂节能……AIPark智慧园区将花式赋能城市生活。线上预约停车位,进入园区一路有指示,到了预定车位自动落锁,泊车入位。这样的停车体验,免去了“找车位”“抢车位”的烦恼。未来,在普陀区和临港集团合作开发的智创TOP A区里,将有全新的智慧停车体验。
这只是智创TOP项目中AI Park应用的一个场景。AIPark是临港集团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举措,智创TOP作为临港集团智慧园区试点项目,与腾讯、海康威视等行业内一流企业共同合作,进行20多项前沿技术的实践,全面提升园区内智能、智联的功能布局和环境配套能力。近日,这一智慧园区项目拿到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技术迷都知道,一纸“软著”证书是高科技企业必备的认证,而对于园区开发企业而言,拿到了这一高科技认证的“身份ID”确属凤毛麟角。
记者了解到,在这里,正在布局3000多个不同类别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一个个“神经末梢”,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将这个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的智创TOP A区首发项目建筑连接成“网”,通向智慧园区的“神经中枢”。在这里,建筑也变得“聪明”起来,物业服务也开启了“新纪元”,它们会学习、能指挥,赋予了城市生活新的场景。
“智慧”+“管理”:服务更周到
位于中以(上海)创新园内的18号楼是AIPark智慧园区及智慧物业落地应用的首发项目。虽然只有一幢楼,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智慧园区的各项应用场景在这里应有尽有。
针对“人”“财”“物”的新型智慧物业管理模式,在这里都可窥见一斑。访客可“一码通行”,员工可“一脸通行”。“只要有二维码,或者录入了人脸信息,在楼宇或园区里就可实现刷门禁、刷闸机、进电梯、进共享会议室、就餐等等。”临港合资公司智慧园区部经理陈栋梁告诉记者,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二维码和人脸的权限精准划分等级和类别。“访客申请来4楼,那么提供给他的二维码就只能通行到4楼,实现园区进出人员的管控。”
▲可视化平台-电梯基本信息
除了在人员的管理上,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的“物物”互联,更是为园区物业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埋下了智慧的“种子”。小到一张桌子、大到一部电梯,园区资产都通过不同的传感器和标识方式纳入了智慧管理的系统。“一次乘坐电梯时,由于电梯井上落下了一颗小石子,导致电梯门未开,”由于电梯运行平稳,一边乘坐电梯一边翻阅手机的陈栋梁并未察觉到异常,直到保安通过电梯内喇叭询问时,他才惊觉电梯到达而未开门。机器的检测要快于人,保安室收到系统发出的电梯故障信号时,同步就接受到了故障编号,很快就对症下药,进行维修应对。“最快的识别速度、排查速度,确保了检修服务的高效,提升了园区的服务品质。” 陈栋梁说。
智慧”+“节能”:建筑可持续
“智慧能”的思维在智创TOP的项目里,对园区物业管理而言,被赋予了更多集约、节约管理的新价值。
记者在智创TOP了解到,通过在空调等末端设备的AI设备布置,实现了24小时的检测、计算和人工智能学习,从而实现分时、分区地调整能源供给。拿商业建筑中能耗占比接近80%的暖通工程来说,通过检测人员密集度来实时调整送风量,人走风停,人少风小,既减少了空调病,也节约了能源。据智创TOP的对比试验数据显示,一幢约9000平方米的大楼,使用这套智慧节能系统将节约14.18%的能耗,日均节约电费1000元。
此外,这套智慧系统在派梯效率上也大有提升。通过对电梯运作状况的不断记录、分析、学习,系统会更加“清楚”楼宇、园区内电梯的使用偏好,“哪些时间段、哪些楼层使用集中等等这些数据会越来越精准地匹配真实的使用情况,从而系统会匹配出最少等待时间的电梯,数据显示,使用了我们的智慧系统的楼宇,派梯效率提升了30%,减少了高峰时期的人员聚集和等待时间。” 陈栋梁介绍道。
以“智慧”融入建筑,推动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这样的“智慧ID”吸引了不少园区内外企业前来参观洽谈,提升了园区的招商能级。“除了园区内的公共管理智慧服务外,我们对这套系统能为企业提供的各类精细化服务、定制化服务很感兴趣,也希望可以借此提升智慧办公水平。”一家洽谈企业介绍道,“不仅如此,菜单式的服务清单,一目了然,也可以让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勾选适当的服务类别,特别贴心。”
据介绍,目前,智创TOP已完成A区项目智慧园区的地下点位安装,较首发试点项目新增了智慧停车、智慧商户管理等新应用。同期,还正在会同高力国际(Colliers)物业管理团队拓展“智慧物业”的深化合作方案,构建基于智慧功能集成的管理服务平台,逐步搭建符合未来智慧园区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和运营服务体系。